![1538304826(1).png 1538304826(1).png](http://m.roo-lite.com/Content/UEditor/net/upload/image/20180930/6367393044957773764641990.png)
建設領域科技創(chuàng)新系列科普
——裝配式建筑技術
裝配式建筑是由預制部品部件在工地裝配而成的建筑。目前常見的有鋼結構建筑、預制混凝土結構建筑、木結構建筑等。
裝配式建筑的技術優(yōu)勢:
1.符合“綠色、環(huán)保、節(jié)能”的可持續(xù)發(fā)展要求,符合建筑工業(yè)化、住宅產(chǎn)業(yè)化的目標要求。
2.施工現(xiàn)場人員大幅度減少,將傳統(tǒng)的“建筑施工人員”轉變成具有“車間生產(chǎn)能力和現(xiàn)場組裝能力的技術工人”,降低了勞動強度,提高了工作效率,能夠節(jié)省50%以上的勞動力,同時降低了工傷風險。
3.將傳統(tǒng)的“現(xiàn)場建造”轉變成大規(guī)模的“工廠制造”,將施工現(xiàn)場的“濕作業(yè)”轉變成工廠內的“干作業(yè)”,改變了作業(yè)環(huán)境,節(jié)約了資源和能源。
4.裝配式建筑施工速度遠高于傳統(tǒng)建筑,大幅度縮短施工工期。
5.構件工廠化加工,可以實現(xiàn)精細化的生產(chǎn)管理和質量檢驗,結合數(shù)字化技術的應用,加工精度和質量穩(wěn)定性遠高于現(xiàn)場澆筑,能夠更可靠地保證工程質量。
![圖片1.jpg 圖片1.jpg](http://m.roo-lite.com/Content/UEditor/net/upload/image/20180930/6367393078043509823588744.jpg)
裝配式混凝土墻板、樓板
![圖片2.jpg 圖片2.jpg](http://m.roo-lite.com/Content/UEditor/net/upload/image/20180930/6367393083505976578243656.jpg)
裝配式樓梯
![圖片3.jpg 圖片3.jpg](http://m.roo-lite.com/Content/UEditor/net/upload/image/20180930/6367393086927825139397220.jpg)
裝配式地下管廊
![圖片4.jpg 圖片4.jpg](http://m.roo-lite.com/Content/UEditor/net/upload/image/20180930/6367393089395000056901055.jpg)
建設領域科技創(chuàng)新系列科普
——被動式太陽能建筑
被動式太陽能建筑,是指通過有針對性的設計,使建筑在冬季充分利用太陽輻射熱取暖,盡量減少通過圍護結構及通風滲透而造成熱損失;夏季盡量減少因太陽輻射及室內人員設備散熱產(chǎn)生的熱量,以不使用機械設備為前提,完全依靠加強建筑物的遮擋功能,通過建筑上的方法,達到室內環(huán)境舒適效果的環(huán)保型建筑。
被動式太陽能建筑利用外部能源—太陽能實現(xiàn)自我調節(jié):利用太陽熱能源,滿足建筑“冬暖夏涼”的要求;利用建筑朝向,集取與吸收太陽熱能,起到保暖效果;利用建筑的合理布局,加強內部空間的空氣對流,使室內溫度得到下降;利用節(jié)能環(huán)保材料對太陽熱能進行蓄存,進一步提高能源轉化效率。
![被動式建筑2.jpg 被動式建筑2.jpg](http://m.roo-lite.com/Content/UEditor/net/upload/image/20180930/6367393109974558781839597.jpg)
![被動式建筑1.jpg 被動式建筑1.jpg](http://m.roo-lite.com/Content/UEditor/net/upload/image/20180930/6367393111866736807853441.jpg)
建設領域科技創(chuàng)新系列科普
——海綿城市
海綿城市,是新一代城市雨洪管理概念,也可稱之為“水彈性城市”。國際通用術語為“低影響開發(fā)雨水系統(tǒng)構建”。 下雨時吸水、蓄水、滲水、凈水,需要時將蓄存的水“釋放”并加以利用。
海綿城市建設遵循生態(tài)優(yōu)先的原則,自然途徑與人工措施相結合,在確保城市排水防澇安全的前提下,最大限度地實現(xiàn)雨水在城市區(qū)域內積存、滲透和凈化,促進雨水資源利用和生態(tài)環(huán)境保護。建設“海綿城市”并不是推倒重來,取代傳統(tǒng)的排水系統(tǒng),而是對傳統(tǒng)排水系統(tǒng)的一種“減負”和補充,最大程度地發(fā)揮城市本身的作用。海綿城市的建設,主要內容是協(xié)調給水、排水等水循環(huán)利用各環(huán)節(jié),并對自然降水、地表水和地下水進行系統(tǒng)性統(tǒng)籌。
![海綿城市2.jpg 海綿城市2.jpg](http://m.roo-lite.com/Content/UEditor/net/upload/image/20180930/6367393138461886072637180.jpg)
“海綿城市”中的小區(qū)樣板
![海綿城市1.jpg 海綿城市1.jpg](http://m.roo-lite.com/Content/UEditor/net/upload/image/20180930/6367393143038423994486646.jpg)
“海綿城市”中的水循環(huán)收集與釋放
![圖片4.jpg 圖片4.jpg](http://m.roo-lite.com/Content/UEditor/net/upload/image/20180930/6367393150060248412838412.jpg)
“海綿城市”中的管廊
建設領域科技創(chuàng)新系列科普
——建筑節(jié)能與結構一體化技術
建筑節(jié)能與結構一體化技術,是集建筑保溫功能與墻體圍護功能于一體,墻體不需要另行采取保溫措施即可滿足現(xiàn)行建筑節(jié)能標準要求,實現(xiàn)保溫與墻體同壽命的建筑節(jié)能技術。建筑節(jié)能與結構一體化保溫板,是一種在工廠內加工生產(chǎn)的鋼絲網(wǎng)夾芯板,與結構同步施工,把保溫板永久植入墻體中,消除了使用傳統(tǒng)保溫材料導致的易裂縫、空鼓、著火、滲漏、脫落等隱患,避免了建筑物壽命周期內多次更換產(chǎn)生的大量建筑垃圾,減少了后期投資。
![圖片5.jpg 圖片5.jpg](http://m.roo-lite.com/Content/UEditor/net/upload/image/20180930/6367393161614869185738405.jpg)
![圖片6.jpg 圖片6.jpg](http://m.roo-lite.com/Content/UEditor/net/upload/image/20180930/6367393163332040224950947.jpg)
建設領域科技創(chuàng)新系列科普
——熱泵技術
熱泵是一種將低位熱源的熱能轉移到高位熱源的裝置,也是全世界倍受關注的新能源技術。熱泵的工作原理就是以逆循環(huán)方式迫使熱量從低溫物體流向高溫物體,熱泵工作時僅消耗少量的逆循環(huán)凈功,就可以得到較大的供熱量,因此可以有效地把難以應用的低品位熱能加以利用,從而達到節(jié)能目的。
熱泵按熱源種類不同分為:空氣源熱泵、水源熱泵、地源熱泵、雙源熱泵(水源熱泵和空氣源熱泵結合)等。
![離心式水源熱泵機組.jpg 離心式水源熱泵機組.jpg](http://m.roo-lite.com/Content/UEditor/net/upload/image/20180930/6367393169197632121537886.jpg)
水源熱泵
![標準型地源熱泵機組.jpg 標準型地源熱泵機組.jpg](http://m.roo-lite.com/Content/UEditor/net/upload/image/20180930/6367393174567915573278055.jpg)
地源熱泵
![圖片7.jpg 圖片7.jpg](http://m.roo-lite.com/Content/UEditor/net/upload/image/20180930/6367393185788157636090303.jpg)
空氣源熱泵
建設領域科技創(chuàng)新系列科普
——生物質能
生物質能是綠色植物通過葉綠素將太陽能轉化為化學能并儲存在生物中的一種能量形式,是以生物質為載體的能量,是唯一可再生的碳源。通過不同的技術,生物質能可以轉化成常規(guī)固態(tài)、液態(tài)和氣態(tài)燃料。生物質燃料供熱技術,一般使用木屑、草類、垃圾處理殘留物、農作物肥料處理殘留物等作為燃料。
生物質能源具有以下優(yōu)勢:
1.可再生:每年都可再生,且產(chǎn)量大;
2.低污染:生物質燃料硫氮含量低,燃燒過程中產(chǎn)生的硫氧化物、氮氧化物遠低于煤炭等傳統(tǒng)能源,燃燒時產(chǎn)生的二氧化碳可被植物吸收利用,因此二氧化碳的凈排放量為零,可有效地減少溫室效應;
3.廣泛分布:木屑、草類、垃圾處理殘留物、農作物肥料處理殘留物等在日常生活中極為常見,易于就地取材,缺乏煤炭的地區(qū)可充分利用。
![生物質能供暖.jpg 生物質能供暖.jpg](http://m.roo-lite.com/Content/UEditor/net/upload/image/20180930/6367393193559989582733362.jpg)
生物質能供暖制冷
![生物質能量利用.jpg 生物質能量利用.jpg](http://m.roo-lite.com/Content/UEditor/net/upload/image/20180930/6367393196681853486370409.jpg)
生物質能量利用
建設領域科技創(chuàng)新系列科普
——低碳建筑
低碳建筑,是指建筑的全生命周期內,以低能耗、低污染、低排放為基礎,最大限度地減少溫室氣體排放,為人們提供舒適使用空間的建筑形式。
低碳建筑具有可持續(xù)發(fā)展的特性:節(jié)能減排,最大限度地減少碳源即溫室氣體的排放;增加碳匯,吸收和消耗空氣中的二氧化碳,減少總的碳排量,減輕建筑對環(huán)境的負荷;與自然環(huán)境融合共生,實現(xiàn)人與建筑、自然的和諧共處、持續(xù)發(fā)展,為人類提供安全、健康、舒適的生活空間。
![低碳建筑1.jpg 低碳建筑1.jpg](http://m.roo-lite.com/Content/UEditor/net/upload/image/20180930/6367393206416228386642349.jpg)
![低碳建筑2.jpg 低碳建筑2.jpg](http://m.roo-lite.com/Content/UEditor/net/upload/image/20180930/6367393207783410695954116.jpg)
建設領域科技創(chuàng)新系列科普
——赤泥基道路混凝土技術
赤泥是制鋁工業(yè)提取氧化鋁時排出的污染性廢渣,大量的赤泥不能充分有效的利用,只能依靠大面積的堆場堆放,占用了大量土地,也對環(huán)境造成了嚴重的污染,所以最大限度地減少赤泥危害,實現(xiàn)資源化利用已迫在眉睫。赤泥基道路混凝土是以赤泥為基礎材料,摻入改性固化材料,經(jīng)拌勻壓實形成的路基填筑體,其技術原理在于通過改性固化赤泥材料與赤泥之間的電荷中和、吸附架橋、機械壓實等作用,使赤泥基道路混凝土成為性能穩(wěn)定可靠、污染指標可控的優(yōu)質、低成本道路用填筑材料。赤泥基道路混凝土主要應用于高速公路和國省干道的路基、市政道路的路基、二級及以下等級公路基層的填筑、建筑廠礦港口及堆場基礎的填筑。該技術成果的轉化,為有效緩解赤泥堆存帶來的資源浪費及環(huán)境污染問題、培育發(fā)展新動能、補齊資源環(huán)境短板、提升綠色競爭力、推進生態(tài)文明建設提供了有力保障,實現(xiàn)了赤泥的減量化和資源化利用。
![赤泥1.png 赤泥1.png](http://m.roo-lite.com/Content/UEditor/net/upload/image/20180930/6367393213720914225926846.png)
攤鋪機施工改性赤泥底基層
![圖片8.jpg 圖片8.jpg](http://m.roo-lite.com/Content/UEditor/net/upload/image/20180930/6367393219405287188225809.jpg)
赤泥整平